第七十六节 张毓凤升任政治局机要秘书
从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五年,即中共所谓的“文化大革命后期”,整个四年时间,毛泽东都神思恍惚,时冷时热,时左时右,处在了迷惘、困顿的精神状态中。他再不能龙行虎步,呼风唤雨,叱咤风云了。他已年高八旬,行动需人扶持,讲话口齿不清,写字手指发颤。他有了那种自认尊贵的老人的“娇气”。老小老小,他真的老了,像小孩一样鬼淘气:上午起床后不肯洗脸漱口,不肯戴假牙;晚上睡觉前不肯洗澡、更衣。
唯张毓凤能以柔声慢气劝他、支使他。上午由张毓凤哄着他起床,哄着他漱口、洗脸,哄着并替他脱下睡衣、换上他喜爱穿的中山服;有时还不肯吃饭、服药,也要由张毓凤用好话哄着他;晚上再由张毓凤替他脱下假牙,脱下衣服,替他洗澡、擦身,扶他上床。他常让张毓凤也脱了衣服陪他小睡一会儿,除了摸摸捏捏,已经别无所为。他常常通宵不眠,一晚上要把张毓凤及其它服务员叫醒三次、五次。张毓凤常常累得满身香汗。别的服务员可以轮班休息,唯有张毓凤无人替换。有时张毓凤也会噘了小嘴、胀红了脸蛋发脾气。毛泽东却很喜欢看到张毓凤发脾气似的,总是憨笑呆笑。他很开心,原来这么温顺的人儿,也会发脾气呢。
毛泽东由于视力大减,又不肯戴眼镜————他一生憎恨戴眼镜的人,或许他觉得,戴眼镜的人,在镜片后边总是隐藏着阴谋诡计。在他的印象里,凡是戴眼镜的人,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博古、张国焘、张闻天、彭德怀、刘少奇、林彪等,都没有好下场。因之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就很少有戴眼镜的。为了毛泽东的视力减退后的阅读方便,《人民日报》、《红旗》杂志都专门为他一人出了大字版。一切需要他批示的文件、报告,也都印刷成大字本。为伟大领袖服务,中共向来不惜任何工本。毛泽东还喜欢坐在宽敞、明亮的卫生间的抽水马桶上读书,或是冥想。坐马桶的时间几乎要占去他非睡眠时间的三分之一。说来难以令读者相信,他有时就坐在马桶上进食。至今,中南海丰泽园的“毛泽东同志故居”里他的卫生间里,抽水马桶前边放有一张椅子,椅子上放着一迭两尺高的线装书,最上边的一册的书边是翻卷着的。
一九七三年后,毛泽东觉得读大字报也太吃力了,便开始由女服务员朗读给他听。张毓凤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已十分辛苦,况且她的黑龙江口音也太重了些。中央办公厅便从某部队文工团物色来一个擅长朗诵的青年演员来替她读诗词,读小说。事属机密的文件、简报则由张毓凤亲自来读。
一天,张毓凤来到毛泽东的书房里收拾文件,见到那女演员身上几乎没有穿甚么,任由伟大领袖搂在怀里把玩着,女演员边被把玩着,边朗读两报一刊上的重要文章(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文革期间, “两报一刊”常常联合发表臭名昭著的社论,传达毛泽东及中共中央的指示)。张毓凤铁路工人出身,平日最看不惯的就是妖妖冶冶的“女戏子”,便狠狠地瞪了那个女演员两眼,却被毛泽东发觉了。毛泽东认作是打狗欺主,一时龙颜大怒,瞪着凶狠的眼睛对张毓凤骂道:
你嫌我这里不好,你滚!我不要你,你滚!给老子滚出去!
毛泽东可是从来没对张毓凤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张毓凤也认了真、动了气。她含着两泡泪水回到自己的住处,收拾了一点简单的衣物,推了中央办公厅分派给她骑用的自行车,离开了丰泽园,出了中南海,借了一位也是高级干部的老乡家里的一间九平方米的小屋住下。中央办公厅自然立即“掌握”了她的这个新地址。
没有了张毓凤,毛泽东的生活全都乱了套。新来的女服务员人很漂亮,可根本不熟悉毛泽东的起居习惯、生活规律,连衣服、文件、书籍、香烟都找不到。毛泽东没精打彩地过了三天,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认输。他把夫人江青找了来:
替我办件事吧!我骂了毓凤,她赌气走了。你去把她接回来。就讲,是我请她回来上班……
我的气消了,她的气也该消了吧?
江青难得毛泽东求她办甚么事,自然是满口应承。立即亲自坐了“大红旗”轿车,去接张毓凤。正宫皇后娘娘屈驾去接一名小妃子,张毓凤哪敢不赏光?
江青接回了张毓凤,交给毛泽东:
润之,这回可别再把小张给气走了啊?
江青走了,她早已经当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无须管毛泽东的生活琐事。
毛泽东见小毓凤还噘着小嘴在生气似的,便拉了她的手说:
你真是张飞的后代,脾气硬得很啊?
张毓凤忍不住笑了,接着又哭了。
毛泽东把她紧紧搂在怀里:
我们两个,谁也离不开谁啊!我早讲过,谁也代替不了你……我可以没有江青,可以没有唐闻生,没有章含之,没有卢荻,可不能没有你……快对我讲真的,你想我了吗?
张毓凤把一张挂满眼泪、鼻涕的小脸都埋进毛泽东的伟大的怀里:
咱就怕,就怕晚上你要喝水,没人答应……
经过这次小小波折,中央办公厅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给张毓凤提了级,从生活秘书升任政治局机要秘书,享受正部级待遇,名正言顺地替毛泽东管理党和国家的最机密文件,以及著作稿费的存款。毛泽东的许多“最高最新指示”,也由张毓凤传达给周恩来、邓小平以及中央政治局。这样一来,张毓凤也就成了“左派”、“右派”都十分重视、极欲利用的要害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