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毛泽东回家乡
一九五九年六月上旬,毛泽东带上张毓凤,由公安部长罗瑞卿大将随行,乘坐专列南行。首站抵达长沙——他青年时代求学并从事革命造反活动的省城。接着又在省委书记周小舟的陪同下,改乘汽车,回到了一别三十二年的湘潭县韶山冲。这可成了韶山冲乡亲们欢天喜地的大节日:毛主席回来了!毛主席回来了!四乡八里的男女老幼,都涌向韶山冲的“毛泽东旧居”土坪前。妇女们自然是想看看毛泽东后来的“婆姨”(太太)江青。她们没有看到江青。
江青大约避讳着杨开慧,才不肯随毛泽东回老家祭扫祖坟。她们只看到一个面目十分姣好的年轻女子,形影相随地跟随着毛泽东进进出出。听讲是个小护士,照顾毛主席饮食起居的,大约是通了房的了?
当天,毛泽东走访了冲对面的一户同姓乡邻,问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自然是一片感恩戴德的颂扬;还去视察了韶山小学,跟一大群红领巾后代照了像。当然,韶山冲的乡亲们也注意到四处的路口、山头都有解放军把守着,保护毛主席的安全。而那些出身成分不好的人,三天前即扫地出门被清理到冲外去了。
当晚,毛泽东就住在他出生的祖屋里。那时韶山冲还没有电灯。湖南省委专门制造了一台发电设备运到那里,设备虽可靠,但随行人员的技术却不过硬。省委工作人员急得浑身冒汗,也没有能给“伟大领袖”的祖屋送上电。
是当时的湘潭地委书记华国锋,为着“伟大领袖”的安全,亲自在旧居前的土坪上站了一通宵的岗。夜里毛泽东未能入睡。点了蚊香、喷了药水,家乡的蚊虫仍来亲近他。好在有张毓凤陪着,替他打蒲扇,驱蚊送凉。他思绪万千,感叹万千。三十二年前——即一九二七年八月,他一个农民的儿子,离开韶山发动秋收起义,拉起队伍上了井冈山,搞“瓦岗寨”式的武装割据,被称为“毛匪”;三十二年之后的今天,他作为中共的最高领袖、“人民共和国”
的最高统治者,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韶山冲……可是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父母早已去世,六位弟妹也全部为革命献身。祖屋成为“毛泽东同志旧居”(郭沫若题写),成为供人参观的革命纪念地……毛泽东秉烛而坐,苦苦吟哦,天亮时分,让张毓凤铺纸研墨,写下了一首七律:
回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第二天一早,通宵未眠的毛泽东步出祖屋,由罗瑞卿、周小舟等人陪同,去到后山的母坟前行了三鞠躬礼。墓地自然早已经人修整一新。他终生纪念的是母亲。父亲吧,他才不想理会呢……接着,周小舟向他一一介绍在场的省、地、县党政负责干部。当介绍到身材魁梧、相貌忠厚的湘潭地委书记华国锋时,周小舟特意说“国锋同志昨晚也一夜没睡,一直在主席旧居前站岗到天亮”。
毛泽东握了握华国锋的手,诙谐地说:“好啊,好啊,你个州官不放火,我可是点了一晚百姓灯呢!不错,在我的老家做父母官,不容易啊”。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认识华国锋。才具平平的华国锋,从此步步高升,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被病魔缠身、性命垂危的毛泽东指定为他的接班人。
再说毛泽东回到长沙,住在省委蓉园宾馆一号院。其时,湖南省委正在召开省党代会。周小舟思想活跃,是毛泽东十分器重的延安秀才之一。毛泽东到了长沙,自然是绝对保密的。周小舟作为省委书记,不免想请毛泽东接见一下党代会全体代表。毛泽东却不愿开这个先例。
湖南省党代会接见了,以后别的省的党代会的代表接不接见?稍后,他答应跟地委书记们————“知府”们见一次面。地点就在蓉园。
于是,湖南省十二个地、市委的“知府”们,分头接到了省委办公厅的通知:到蓉园开会。
但谁也不知道要开甚么会。到了蓉园会议室,才得知是要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由于天气热,毛主席穿着衬衫,由身后一位年轻女子不停地递给纸巾擦汗、抹口水。地委书记们都记得毛主席老子的样子:身体很胖,牙齿不大关风,爱流口水。但主席老人家讲起话来,却总是十分幽默。
由周小舟一一介绍每一位地、市委书记。每当介绍到哪里,那人便恭恭敬敬地站立着,回答“伟大领袖”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问及郴州地委书记时的情形:
贵姓大名呀?
小姓陈,耳东陈,陈洪新。
哪个洪?
三点水加一个共字,推陈出新的新。
洪水的洪啊,你对黎民百姓可不要像洪水猛兽啊!
在场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只有规规矩矩站立着的陈洪新满面通红。毛泽东又问:
郴州有座苏仙岭,苏仙岭下有个“三绝碑”,你个知府大人知道不知道?
知道,知道……
请教何谓“三绝碑”?
报告主席,是绝壁上的一块石刻,刻的是宋代秦少游的一首词,苏东坡提的跋,南宋米市(芾)的字,称为三绝。
不错。大部分答对了。只是秀才认字认半截。米芾就是南宋的大书法家米南宫嘛。草字头下一“市”字,念“非”不念“市”。再考考你,秦少游的那首词,会背吗?
陈洪新汗流浃背了。在当时的地委书记里,陈洪新算个有文化的人了,河北人,中学毕业,抗战时的县委书记。
毛泽东说:
背不出,不要紧。做党的工作,也要学点文学。特别是读点古代诗词。请你坐下,坐下来我替你背诵一回吧。秦少游的这首词很有名,历代都选进了《宋词选》里。
踏沙行 - 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留下萧湘去。
周小舟带头鼓掌,坐在毛泽东身后的张毓凤跟着鼓掌。地市委书记们热烈鼓掌。在场的人,都被毛主席的“大学问”所折服,连北宋时期的一首诗词都倒背如流,怪不得只有他才配做“伟大领袖”!唯有那倒霉的郴州“陈知府”,却一头一头地流着虚汗。
接下来,毛泽东从苏门四学士的秦观,跟着苏东坡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被宋哲宗皇帝流放到南蛮之地的郴州说起,说以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也正是一种伟大的社会主义变革。在这场变革面前,是泼冷水呢?还是站在跃进运动的第一线,带领人民群众“乘胜前进”?当然,运动也出了一些偏差,出了浮夸风,讲大话,讲假话,要批评,要纠正。
但三面红旗是成绩为主?还是问题为主?是九个指头还是一个指头?是当前衡量一切的共 X 党的试金石。是真假马列主义的分水岭。
毛泽东还谈到:中央不久就要在庐山开“神仙会”,少奇同志已经定了个调子,“成绩讲够,问题讲透”。这就是辩证法。全党干部,都要学点历史,学点哲学、文学,当然主要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点唯物辩证法……
张毓凤不停地给主席递上纸巾,让他不停地擦着口水。“主席”刚换了一口假牙,一讲话就流口水。“主席”额头上的汗水,张毓凤不得不从后面伸出手去,替他擦掉了。“主席”的讲话的确吸引人,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逗得大家不时发出笑声。